贵州大龙:乡村产业多点开花

发布时间:2020-01-14 15:17:42   作者:姚双容 郭秋月   来源:多彩贵州网

  多彩贵州网讯(姚双容 郭秋月)自进入脱贫巩固期以来,大龙开发区迅速推动乡村振兴,大力发展乡村产业,不断推动产业种类创新、发展模式创新,为乡村产业发展丰富了内容,为村民增收创收拓宽了渠道,广大乡村群众生活幸福感、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。

  “长短”搭配,用工加量

  寒冬腊月,开发区双龙村油茶产业种植基地,油茶树上开着的白色花朵、结出的小果子在枝头随风摇曳,预示着新一年的好收成。

  该油茶基地占地2000余亩,共涉及81户村民。短期的,村民流转土地获得收益;长期的,土地入股按照相应比例进行分红;还有管护、采摘等一应用工环节上的劳务收入。项目有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又能稳步增加群众收入。

双龙村油茶产业种植基地

  2012年,玉屏侗族自治县被评为省内以油茶为主的“经济林建设示范县”,该村村民抓住发展机遇,于次年在原本已撂荒的坡地上种植油茶树。但传统的经营模式,加上缺乏技术支撑、管理粗放、市场对接不力等因素,这片土地未能产生预期效益。直到2018年,为高效利用资源,提升土地价值,街道办事处、村支两委以实际出发,引入大龙益寿植物油有限公司承接油茶基地建设,以“公司+集体+基地+农户”运营模式,全面提升改造和扩建。

村民们到油茶基地务工

  油茶产业3年初见成效,该公司在基地经营管理上形成“以耕代抚、以短养长”管理模式,探索林下套种发展,流转土地给外来公司在油茶林下种植太子参,即提高土地使用效率,降低油茶抚育成本,又增加群众务工机会。

  产业发展的带动力,已初步得到体现。据统计,该油茶基地目前已种植太子参800亩,整个基地每年劳务用工可达1.8万人次,能有效保障群众稳定增收。

  “高低”套种,循环增效

  早年,开发区胜利村交通闭塞、人多地少,村民普遍收入不高。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耕作形式只能勉强自给,要想增收致富,难之又难。

  利用有限土地,实现集中式产业高效发展。是村集体和村民谋求更好发展的现实道路。在此理念指导下,胜利村成为开发区全辖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“第一人”。

胜利村葡萄产业

  2014年,胜利村充分结合村情民意,找准促农增收有效路子。成立胜利村欣盛农业专业合作社,以800元每亩的流转费流转土地100亩建成葡萄园。

  胜利村葡萄产业取得初步成效后,该村又以“种植大户+精准扶贫户+土地流转”经营模式,成立占地40亩培植60万棒茶树菇的永昌农民专业合作社。

  菌棒在完成年度产出后,菌渣里仍具较好养分,可用作葡萄园有机肥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,增值产生高效益。“葡萄产业进入修整期后,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,我们投入3万元探索种植了15亩的小葱,为下一步村级产业壮大发展拓宽渠道。”村支书罗家权介绍: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,能降低运营成本、扩大利润空间。”

葡萄林下套种小葱

  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,该村葡萄和食用菌两个主导产业均取得良好的市场回应,步上盈利正轨,正一步步壮大规模。

  如今,村级产业小有名气,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创收。乡村产业兴起,为村级发展、农村剩余劳动力创收等方面提供了平台和机会。目前,胜利村产业发展支付的劳务费用已达100万元以上,年均就业约15000人次。

  该村产业发展在充实村集体经济,促进群众获利增收的同时,也为开发区其他行政村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示范。

  产业调整,坝区促收

  自启动500亩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,开发区麻音塘街道结合实际情况,根据市场需求,因地制宜推广产业发展,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。

  一直以来,祥查、九龙、路良、双龙等村村民都以稻谷、油菜等为主要经济农作物。但零散的自主经营,不可避免的出现产业化程度低、产出量不稳定、经济效益不高等状况。

九龙村航拍

  为有效改善现状,实现高效发展,麻音塘街道围绕各地特点,在各村成立劳务合作社、农产品公司等经营主体。立足“发展周期短、见效快、带动性强”,跟进蔬菜、油菜、花卉苗木等产业发展,有效盘活村土地资源、增加劳务岗位和收入,更好促进村民增收致富。

  九龙村交通便利,有500多亩连片土地,且土质肥沃,具有良好的高效经济作物规模经营基础条件。2019年10月,引进贵州景盛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以每亩每年55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,按照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发展农产业,实现收益后,将利润的10%作为困难群众分红,并吸纳该村农户就近就业创收增收,覆盖全村465户人家。

九龙村坝区基地白菜

  “探索发展蔬菜种植,不仅可高效利用村里土地资源,还能更好的促进群众就近务工,增加家庭收入。”景盛农业坝区负责人杨轩说:“蔬菜种植投入较低、见效快,蔬菜市场需求大、收益可观,未来发展前景好。”

  九龙村只是开发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。辖区路良、祥查等村坝区产业正在紧抓投入,上千亩曾经“产量低、闲置撂荒”的土地,正在乡村振兴号角下,呈现新活力。

  现阶段,开发区着力推进乡村产业多形式、多渠道综合发展,向规模要成效、向劳务要收入,奋力书写新时代下更美好的乡村故事。

相关热词搜索:油茶 产业 土地 乡村
关于我们   联系我们   人员查询   免责声明   友情链接   贵州网LOGO   广告刊例   本站域名   百度新闻